自從FAD核准達文西手術系統在微創手術的應用,美國地區目前已有1957 台、台灣地區 16台,幾乎每個台灣醫學中心都有一台達文西系統。 達文西骨盆底重建手術,可克服於傳統的腹腔鏡科技之缺點,在人體內進行高精準度之薦骨陰道固定術的手術。

以人工網膜施行經陰道骨盆底重建手術是治療子宮陰道脫垂的趨勢。以人工網膜「片」修補缺損的骨盆底筋膜,另應用網膜「帶」來強化支撐的韌帶。手術的路徑,經由陰道與會陰部位。但由於人工網膜修補手術的主要併發症:性交疼痛、感染發炎、網膜暴露等。因此,無法取代腹腔鏡盆底重建手術(子宮或陰道頂端懸吊術)。

陳怡仁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4) 人氣()

幾乎看不到疤痕的手術

單孔腹腔鏡手術

陳怡仁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5) 人氣()

腹腔沾黏對於婦女的影響包括不孕症、長期下腹痛以及腸阻塞.英國的LOWER分析英國健保40年.在婦科手術因沾黏問題再入院者竟高達30%.

  沾黏包括自發性的(子宮內膜異位.骨盆腔發炎)或是手術之後.引起的病症,沾黏對於婦女可能造成的後遺症包括不孕症.長期下腹痛.以及腸阻塞。

陳怡仁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4) 人氣()

95%的子宮頸癌細胞都可以偵測到人類乳突狀病毒的存在。人類乳突狀病毒是產生子宮頸癌必要的因素,不過感染到人類乳突狀病毒也不要驚慌,因為大部分病患都會自行痊癒,根據研究顯示,感染人類乳突狀病毒二年之後90%會被體內免疫系統清除。只有少數持續數年被人類乳突狀病毒感染的婦女,才有機會演變成子宮頸癌。根據美國的流行病學統計,在小於25歲的年輕女孩,因為性生活比較頻繁,所以人類乳突狀病毒的感染率為40%,但隨著年紀的增長,性生活單純化以及身體免疫機能清除人類乳突狀病毒,所以50歲的婦女感染人類乳突狀病毒的機率只有10%。因為人類乳突狀病毒與子宮頸癌的發生有密切的關係,所以如何去預防人類乳突狀病毒的感染,是一個相當的重要的議題。

  預防病毒感染有下列幾項方法:

陳怡仁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機械人也能開刀,科幻電影中的情節,在現實生活中實現了。手術時主刀醫師於控制台操控達文西機械手臂機器,機械手臂在病人體內,可以依主刀醫師之意思,代替人手精準執行手術。

台北榮總2009年十二月,耗資九千萬元,添購了一部最新機型的達文西機械手臂手術系統,機型更為輕巧靈活,迄今已施行超過百例,包括:子宮肌瘤、嚴重沾黏、子宮內膜癌、攝護腺、腎及膀胱手術。

陳怡仁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
不孕症可根據有無生過小孩分成兩大類,第一類為原發性不孕症:也就是說從來都沒有懷孕過;第二類則為次發性不孕症:曾經生過小孩後,在正常的性生活一年以上,仍然無法懷孕的病患,稱為次發性的不孕症。除了一些先天性生殖器官的疾病以外,基本上兩者的病因,沒有很大的差異,因此,在診斷以及處理上都大致相同。但針對其發生的原因,大致可分為五大項,其中第一及第二點是次發性不孕症患者需特別注恴的:

 

陳怡仁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子宮頸癌是台灣女性嚴重的癌症之一。以衛生署公佈的最新數據顯示,2002年前10大癌症發生率之首位就是子宮頸癌,共有5724人,占所有癌症之20%。每年近有1000人死於子宮頸癌。而造成子宮頸癌的元兇為HPV病毒,也就是人類乳突病毒,而人類乳突病毒主要的傳染途徑,是經由性行為接觸。幾乎所有的子宮頸癌,都是經由HPV支病毒感染所造成的。約70%-80%有性生活的人,在一生中生殖器官會遭到HPV病毒感染。國內數據顯示,一般女性HPV感染率約10%-15%。但80%遭到HPV病毒感染的人,在一年至兩年間會自動痊癒,只有10%的人,會持續性的感染。也只有持續性的感染才會引起子宮頸癌前及病變危險,而真正引起子宮頸癌的不到1%

人類乳突病毒,是一種比細菌還小的濾過性病毒,依照它們的分子組成不同可以分成很多型,而每一型對人體的傷害也不同,可細分為高危險性及低危險性2種。目前已知至少有200型以上,其中有40型會感染女性生殖器官,有15型與子宮頸癌有關,稱為高危險性,常見的有HPV161852583133型等。在國外以HPV1618型最常見,但在台灣則是HPV5258型也很常見。其他的HPV則多為低危險性,例如第611424344型,而低危險性的HPV病毒,則通常不會引起子宮頸癌,但會引起生殖器疣,俗稱菜花或是輕度的子宮頸病變。大多數的HPV病毒感染,大多數會自行痊癒,只有10% 的人才會持續性的感染。一般來說只有持續性的感染才會變成惡性。從感染病毒變成子宮頸癌,需要3-5年以上的時間,因此女性最好每年做子宮頸抹片檢查及婦科內診,才能早期篩檢出是否有子宮頸癌的危險。

陳怡仁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子宮內膜異位好發於生殖年齡之婦女(23~30歲左右),嚴重者造成不孕。發生率為10-25%,僅次於子宮肌瘤。臨床常見之症狀在月經來時會有經痛、頭痛、月經期拉肚子 、性交時疼痛、不孕症 、下背疼痛、月經不規則、月經周期咳血及流鼻血等症狀。來醫院求診者,大多因月經疼痛而來。另外一部份則因結婚多年一直不懷孕,而來醫院求診。
  十九世紀就有人發現子宮內膜之疾病,其發生的原因直到今天尚未清楚,其
發生有三個基本假說(1)
月經逆流到腹腔:在月經期,一部份子宮內膜組織隨經血經輸卵管到腹腔,長久下來,子宮內膜就在腹腔生長下來。此學說也是為大部份學者能接受。(2) 原始腹膜細胞分化而成:在胚胎時期,原始腹膜細胞殘餘在骨盤腔、卵巢及其他器官上,青春期後這些原始細胞受到荷蒙刺激,漸漸長成子宮內膜細胞,在月經期它也會像在子宮內膜細胞一樣腫脹及脫落。(3)由血液及淋巴播送:在月經期,子宮內膜細胞隨血液及淋巴液轉移到各器官,當然以子宮體最近,故子宮肌肉層因內膜腺體不斷刺激,長久下來,就造成子宮肌腺瘤。

陳怡仁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4) 人氣()

據調查,女性在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時間上相較於男性要晚了大約10至15年,許多研究都將原因指向女性在更年期停止製造雌激素的結果。因此,醫生多會建議停經期的婦女採用「荷爾蒙療法,HT」,以補充身體所喪失的荷爾蒙,希望藉此彌補身體因缺乏這些荷爾蒙所產生的不適。更年期的婦女接受荷爾蒙治療,是否會引起心臟血管疾病,在2001年美國WHI婦女健康研究的論文中,認為可能會增加心臟血管疾病的發生率,導致了婦女對補充荷爾蒙治療的恐慌,這篇,歷經了五年資料收集,在23個大型醫學中心,共有39049人,191340人-年的大型研究,證實了,年輕婦女(年紀<60歲)接受荷爾蒙治療,大幅降低了心血管疾病的機會,而年紀超過了60歲後,補充荷爾蒙對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率,些微地增加心血管疾病的機會,但年紀大的婦女,在接受補充的第二年後,心血管疾病發生的機會,也出現了大幅度下降。

陳怡仁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根據世界婦女泌尿醫學會祕書長、也是美國西北大學醫學院婦產科教授Peter.K.Sand分析近十多年來各國針對產婦所發表的研究結果,8成自然產婦有神經損傷後遺症,剖腹產無;13%~47%自然產婦出現產後尿失禁,剖腹產組僅0.33%;有5.5%自然產婦因肛門括約肌損傷有大便失禁,但剖腹產者無。

 

陳怡仁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